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云山书隐的草庐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书。

 
 
 

日志

 
 

【原】钓鱼岛上的历史与现实之争  

2013-06-03 18:40:38|  分类: 社会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历史与现实

文\寒夏http://54909.163.blog.163.com/

 

  关于钓鱼岛,令国人十分不解的是,为什么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二战”胜利国之一的美国全然不顾自己所谓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反法西斯战胜国的面子,不但不出面主持公道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跟我们中国一道坚守中美英三国首脑1943年《开罗宣言》和苏美英三国首脑1945年《波茨坦公告》,反而要力挺日本维护其对钓鱼岛的管控权,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为什么我们向世界宣讲历史上我们曾经拥有,美国却坚持现实中日本实际控制。

  对于此等疑惑,分析者大多从意识形态和美日同盟的角度做出自己的解释,说什么美日都属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哪,什么日本是美国的仆从,美国要利用用日本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哪。这些解释都难以解决一个问题:作为自称对世界极负责任且处处要求它国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的大国它又怎么会自毁形象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事情,且不仅没有一点难为情,也不受西方世界嘲笑?笔者认为,结论只能从游牧文化相对于农耕文化的区别中去觅寻。

  当今以美国为首西方文化的源头是游牧文化,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古代的游牧社会,以家庭为细胞,以部落为单位,牲畜集体放牧,随时随地,追逐水草而成。虽然每一个游牧族群游牧也有一个大致的区域,但既然逐水草而居,哪有水草哪里就是自己的土地,哪里就是自己的家,区域观念也就比较淡薄,家国的概念就比较模糊。这种生活方式自然造就了他们的思维观念和社会思想——注重现在是否掌握,不管是否曾经拥有。而农耕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先进的与自然和谐融合的人类文明。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傍水而居,安土重迁,历史清晰,源流分明,是自己的从祖先以来就是自己的。由此形成的观念就是——历史是判别物主的依据,窃据者永远窃据者。因此,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看来,力挺日本并理直气壮地维护其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是正义的;而中国总是从故纸堆里找依据,那就变得和迂腐可笑了。因为我们从明代开始便拥有对钓鱼岛的主权,那是历史;《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也是历史。而1951年撇开中国签订的所谓《旧金山对日和约》就是现实,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就是现实。

  与游牧文化重现实,农耕文化重历史相对应的,就是游牧文化信奉强权的霸道思想和农耕文化信奉礼仪的的王道思想。游牧族群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的水草资源,就得凭借自己的实力,悍然动刀动枪从别的族群手里去抢,就得马不停蹄突破那本已模糊的游牧疆界。凭实力抢到手就理所当然是自己的,丢失了就心甘情愿承认是别人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虽只有237年的历史,即使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算起,白种人在美洲的历史尚只有521年,美洲白人也会从心底里认为美洲是他们的,而中国人飘洋过海即使在美洲已生活了五六代仍然有客居他乡的乡愁的原因。既然钓鱼岛现实中由日本管控,又是通过《马关条约》抢来的,再加上中国目前还没有重新从日本手里抢回来的现实绝对实力,在美国人看来,日本的控制权就得理直气壮地维护。否则,美洲白人、澳洲白人、西伯利亚白人就得乖乖回欧洲老家挤挤挨挨过逼逼仄仄的苦日子了——谁愿意?遵从丛林法则,强权就是真理,这是以游牧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敬强权,行霸道,这是西方社会在处理现代国际关系时的最大现实。在当今世界由西方社会所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中,我们畏缩退让委曲求全绝对不行,以硬碰硬也肯定解决不了问题。欲解决问题,我们不妨来他个外“王”内“霸”,形“王”实“霸”,坚守历史的同时也来点现实,伺机而动,或笑里藏刀,或釜底抽薪,或声东击西,或打草惊蛇,或杀鸡骇猴,或围魏救赵……

       原则问题我们坚决不退让,历史上属于我们又不是我们承认的国际条约划出去的就只能属于我们,南海,东海,黄海,藏南,钓鱼岛,黄岩岛……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原】历史与现实 - 寒夏 - 云山书隐的草庐

 

 

  评论这张
 
阅读(376)|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